“三城三都”激发成都消费新活力
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宽窄巷子游客如织。 资料图
消费,是市场活力的直接体现,也是观察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窗口。
1—10月,成都实现餐饮收入1529.8亿元,同比增长25.8%;截至12月初,在美团平台收录的成都小店数量比去年新增25.7万家,小店总量排名全国第三;前10月,成都音乐产业吸引观演人数480万人次……今年,成都消费市场稳步复苏、加速回暖。
7月,四川省委、省政府联合印发《关于支持成都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》,从建设消费新高地、打造消费新空间、塑造消费新场景、培育消费新模式等方面,提出打造世界文创名城、旅游名城、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之都、音乐之都、会展之都,加快建设蕴含天府文化特色、彰显公园城市特质、引领国际时尚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。
随着“三城三都”建设提速,各类消费新场景在成都涌现,各种新体验充分激发城市消费动力,同时在一系列促消费举措下,成都消费市场活力十足、动能澎湃。
“食”力上扬
前10月,成都实现餐饮收入1529.8亿元,同比增长25.8%。
“五一”假期,成都客流量为5年来最高;中秋国庆假期,成都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全面超越2019年水平,共接待游客2586.8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237.8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86.9%、170.6%。
今年7月,成都蜀宴赋全新亮相。在成都传媒集团东郊记忆,蜀宴赋开业即成网红。在这里,食客不仅能享受蜀地的美食盛宴,还能透过舞乐光影,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。
肖家河中街的永乐饭店迎来了一拨接一拨前来打卡的市民游客,永乐饭店老板儿子尹思聪说,“甚至有客人在我们下午3∶30下班后,就在门口排队等4∶30取号,但我们5∶00才开餐。”
国庆前,成都吼堂老火锅提前两周便开始招工,相比9月,国庆期间门店要多招40%左右的兼职;全国连锁店海底捞更是在8月底便陆续招聘员工储备国庆人手。事实证明,这一行动很有远见。
中秋国庆假期,成都不少餐馆门店排起长龙。假期第二天晚餐时分,位于奎星楼街的一家网红火锅店在线排号就已经达到645桌。有网友晒图表示自己等了4个小时都没排上。
“老板,再来一份鲜毛肚!”咕噜咕噜的火锅,煮出了成都人热气腾腾的生活,也映射出生龙活虎的消费市场。
今年的成都,新的餐饮形态强势登场,传统的老味道屹立不倒。以美食为媒,第二十届成都国际美食节为这座城市的消费热潮再添“一把火”。
“吃”这方面,成都可谓很“景气”。前10月,成都实现餐饮收入1529.8亿元,同比增长25.8%。
认识一座城市,往往是从舌尖美味开始,但对味道的执着追求,会生成另一条增长曲线——
“五一”假期,成都客流量全面超过疫情前水平,为5年来最高;驴妈妈旅游网、携程网等多家平台发布的《2023暑期旅游消费总结报告》中,成都常驻热门出发地和热门目的地前十;中秋国庆假期,成都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全面超越2019年水平,共接待游客2586.8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237.8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86.9%、170.6%。
从年初回暖到“五一”端午走热,从暑期“井喷式”增长到国庆“行走”在各大平台的旅游目的地榜单前排……成都在今年的一次次“出圈”,为消费市场带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。
“展”现活力
第10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、第26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、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、2023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、第10届成都创意设计周、第9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……今年1—11月,成都共举办重大会展活动993场,参与人数11474万人次,同比增长109.7%。
刚刚过去的周末,成都进口商品展销活动上,企业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展示,成为进口好物的“推荐官”,为市民带来家门口实现“全球购”的消费新体验。
会展,被视为一种经济机遇。今年在成都密集举办的各种展会,不仅将消费者的“满足度”“体验感”拉满,还为成都增添了热度,成为市场消费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。
4月12日至14日,第10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举行,观展总人数达38.6万人次。4月6日至13日,成都市酒店总客流量达325万人次,酒店预订量292.8万单。同程旅行数据显示,4月6日至10日,飞往成都的机票预订量环比上涨25.04%。
9月3日,第26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落幕,129个汽车品牌参展,展出车辆近1600辆,展示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。据不完全统计,整个展期“成都国际车展”的话题关注度超22亿次,观展人次达90.2万,共产生订单35028台、成交金额60.87亿元。
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、2023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、第10届成都创意设计周、第9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……今年1—11月,成都共举办重大会展活动993场,参与人数11474万人次,同比增长109.7%。
会展兴,百业兴。
成都市会议及展览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左霖认为,会展活动在短时间内吸引众多客流,“会展+旅游”的融合之路为当地旅游业提供新的机会,延长旅游旺季,带动了餐饮、交通、酒店等相关产业的收入提升。
行业中,还有“办好一个展,带活一条链”的说法。左霖表示:“城市每举办一场大型展会,链条的每一环都会在交流中进步,办得多了,环境也就趋于成熟。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、商贸流加速流动,助推新技术推广和生产效率提升。”
以成都国际车展为例,举办20余年来,成都汽车产业由弱变强,2022年实现产量100.3万辆,位居全国第8位。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6月底,成都汽车保有量已突破600万辆,并在9月跃升全国首位。其背后,可见成都在汽车生产、消费两端的协同发力。
“唱”得响亮
大运会期间,前往成都的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近10倍,酒店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26%。据不完全统计,2023年成都市各类营业性演出14330场次,与去年相比增长188%,仅1—10月成都音乐产业整体产值规模为463.8亿元,吸引观演人数480万人次。
11月5日晚,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,张学友60+巡回演唱会成都站最后一场演出落幕。
连开9场,开票两次均10秒售罄,总计观众12.1万人次,票房总收入约2.2亿元,这是实打实的数字。
值得关注的是,这9场演唱会中,成都观众仅占约42.4%,跨城观演的外地歌迷占比近六成,成为拉动更多消费的主力。
以张学友为例,其演唱会拉动起了酒店、餐饮、旅游、文创等周边产业,综合收入突破4.3亿元。
除了张学友,今年陈奕迅、蔡依林、薛之谦、伍佰、戚薇、王心凌等都在成都开唱,个个堪称“行走的GDP”。
据不完全统计,2023年成都市各类营业性演出14330场次,与去年相比增长188%,仅1—10月成都音乐产业整体产值规模为463.8亿元,吸引观演人数480万人次。
同样在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,火爆的还有“金牌球市”。
4月19日14点,成都蓉城本赛季首个主场的单场球票正式上线开售,1小时内,第一批1.8万余张球票被抢购一空。当天19点,第二批上线的8000余张球票也很快售罄。之后的几个主场比赛,成都球迷不断刷新抢票纪录。5月12日,成都蓉城主场对阵长春亚泰的比赛开票后,更是8分钟结束“战斗”。有数据显示,当天有约10万人在线抢票。
“一票难求”,成为今年朋友圈的新常态。看一场比赛的愿望,也在今年夏天来得更加强烈。
盛夏,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成为最大关注点。期间,前往成都的国际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近10倍,酒店订单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26%。
一场大型赛事,不仅是一部城市的宣传片,更能把赛事“流量”转化为消费“留量”。这一点,在成都马拉松上,也表现得很突出。美团、大众点评数据显示,比赛举办的那一周,成都的住宿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0%。
从舌尖经济到会展经济,再到演出经济,成都通过“三城三都”建设不断在原有优势上推陈出新,迭代城市名片,更新城市形象,为消费市场持续注入新的活力。反过来,日益扩大的消费市场也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。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喆 孟浩